再次獲得「我最喜愛男歌手」的姜濤,正式為最新單曲「鏡中鏡」完成MV,短短兩日,已在 Youtube 錄得過百萬次點擊。這首歌的幕後團隊非常厲害,填詞人小克根據姜濤的意念,創作了這首意念獨特的歌曲,並在其要求下,以另外一個首同名歌曲的旋律,放在結尾的 12 個琴音。
另一首「鏡中鏡」(Spiegel im Spiegel)是由愛沙尼亞音樂家佩爾特(Arvo Pärt)於 1978 年創作的,歌曲長約 8 分鐘,以一個對稱的方法去寫,歌曲以鋼琴單音仿傚鐘鳴聲,再以小提琴和奏,使人寧靜舒懷。
歌曲雖洋溢靜謐寧和之感,但在創作出歌曲之前,佩爾特曾渡過一段漫長的空白期。只因在最初,佩爾特喜以十二音技法(Twelve-tone technique)創作,結果作品被當時管治的蘇聯官方禁演,使其一個音符也寫不出來。最後他沉浸於 14 至 16 世紀的音樂研究,再獨創出這種鐘鳴作曲法(Tintinnabuli),成為其作品的最大標記。
佩爾特(Arvo Pärt,1935-)是愛沙尼亞(Estonian)的現代作曲家,他的音樂簡單而訴求人類原始的音樂情感,不講究複雜的作曲型式或手法,雖然其實背後有著深刻的音樂技巧和宗教信仰,但是卻能夠讓不分樂派、種族和信仰的人都感受到那種平靜和安慰。他的音樂常被電影和電視配樂所引用,有人形容佩爾特的音樂:「似乎揮一揮袖子就有些音符掉下來」。這首《鏡中鏡》(Spiegel Im Spiegel)寫於1978年離鄉前夕,改編自鋼琴與小提琴,意思是鏡子裡的鏡子..,極簡反覆的豎琴與大提琴,優美而平靜,非常好聽!這個作品的特色是就是有很多沒裝飾的單音,還有簡單和絃架構;豎琴一直重覆的節奏,會有種像鏡像不斷重覆的感覺。彷彿在夢中,看到了一面鏡子,在鏡子中,看到了夢中的另一片鏡子,又從鏡子中,看到夢中的自己的夢,在那夢中又看到了另一片鏡子,在那片鏡子中,看到在看鏡子的夢的自己眼前的鏡子。鏡子中有一個夢,夢裡面有自己。
以這種手法所創作而成的作品,有不少可供辨認的特色,比如和聲結構簡單、節奏較少變化、採用基本三音和弦等,讓人一聽難忘。因作品具有宗教音樂色彩,故亦被不少樂評人稱為神聖極簡主義(Holy Minimalism)作品。
作品因為其結構簡潔、平靜優美的風格,深受人所喜愛,於不少電影、電視劇、舞蹈表演、劇場作品均能「聽」到其身影,例如「回到最愛的一天」(About Time)、奪得多個獎項的「引力邊緣」(Gravity)均曾以歌曲作配樂。
MPS 編輯部
ESTA研究生證書課程(中文版)
ESTA碩士課程,100%的在線授課,設有普通話翻譯,4月開學
立即致電可獲30分鐘我們免費顧問服務,幫你安排最好的課程選擇。 T: +852 3163 7637
ESTA研究生證書課程
在港修讀英國ESTA碩士課程
立即致電可獲30分鐘我們免費顧問服務,幫你安排最好的課程選擇。 T: +852 3163 7637
1對1國際級音樂大師網上課程
英國頂尖音樂大師,幫你提升演奏技巧!
立即致電可獲30分鐘我們免費顧問服務,幫你安排最好的課程選擇。 T: +852 3163 7637
Comments